雨纷看到消息,犹豫很久,她明白谭家华的意思。于是缓缓打出:我不想去上海,也不想谈异地恋。
她不是不愿意为爱奔赴,只是害怕又一场深情错付。她想谈一场正正常常的恋爱,选一人白首,然后择一城终老。雨纷向家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,也坦言自己还没收拾好心情。
谭家华有些遗憾但又有点高兴地回复道:我可以去BJ。
于是在校招时他果断选择了BJ的一家互联网大厂——迅腾公司。
谭家华是湖南人,他从没想过自己去BJ到底是因为一个人还是一座城,但是选择了便义无反顾,城是,人亦是。
毕业那年,李宛淳也顺利申请了博士生,如今已经是博士生二年级了。谢锦泉是李宛淳的学长,虽说学的也是环境工程,但好歹作为男生又是211研究生毕业在BJ也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且顺利拿到了北京户口。
其实谢锦泉是环境工程的学霸,戴一副黑框眼镜,瘦瘦高高的身材,不算明星,但也难掩普通人的帅气。但他却经常谦虚地自称自己为学得不好也长得不好的学长一枚。
李宛淳是在研二和研三的谢锦泉是同门,二人在一个实验组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,记得初识也是个不打不相识的过程。
开学第一天,李宛淳抱着菌种培养液闯进了环境工程楼的重点实验室。迎面撞上一个高挑身影——谢锦泉。
“哗啦!”她手里的菌种培养液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弧线,精准泼在了对方雪白的实验服上。
空气凝固。李宛淳缓缓抬头,对上一双冷得像液氮罐的眼睛。对方胸前的名牌写着:【谢锦泉|研三·水处理与资源化】。“对、对不起!”她手忙脚乱去擦,却把绿色菌液抹得更匀了,“这是高效降解菌,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……”
谢锦泉低头看着自己正在被微生物分解的衣角,布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腐蚀出蜂窝状破洞。
“李、宛、淳。”他一字一顿念出她胸卡上的名字,声音比pH=1的盐酸还刺骨,“你知道这件实验服——”
“多、多少钱?我赔!”她快哭了。
“是防静电特制款。”他冷笑,“赔?你研究生一年的补助都不够。”
实验室鸦雀无声。李宛淳眼前一黑。
三天后,导师把一份名单拍在桌上:“湿地公园采样,两人一组。”
李宛淳看着自己和谢锦泉并列的名字,差点把签字笔掰断。
“教授!”她举手抗议,“我和谢师兄研究方向差很远……”
“正好互补。”导师笑眯眯,“小谢做水样重金属检测,宛淳负责底泥微生物——对了,记得帮小谢拎**ICP-MS**的箱子。”
谢锦泉站在门口,白大褂下摆还留着菌液腐蚀的破洞,冲她露出一个核废水般的危险微笑。
采样第二天,暴雨突袭湿地公园。
当李宛淳第N次把底泥溅到谢锦泉的样品袋里时,他终于爆发:“你,离心机转出来的脑浆都比这泥浆匀质!”
“你,气相色谱仪烤过的饼干都比你这人有人味!”李宛淳跳起来反击。
争吵被雷声打断。更糟的是——返程皮划艇被冲走,全组只剩一顶救灾帐篷。
逼仄空间里,谢锦泉用外套划出“三八线”:“过线的东西,我会当有害垃圾分类处理。”
李宛淳把湿漉漉的采样记录甩过去:“巧了,我正缺不可燃废物当对照组!”
半夜她被冻醒,发现身上多了件外套。线那头的谢锦泉正就着露营灯改论文,荧荧蓝光映得侧脸像尊冰雕。
她偷偷把暖宝宝塞过去,被他当场抓包。
“……pH试纸都比你会藏。”他嗤笑,却把暖宝宝贴在了样品冷藏箱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