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,在厨房帮不上忙的冷月在院子里捣鼓着几个兄长的弓箭。
几个小子从村口垂头丧气的回来,一改午时的叽叽喳喳,全都沉默不语。
冷月以为是他们和村里的孩子吵嘴打架了,问明之后才得知是因为念书之事。
冷月思忖,汜水村加上外来户统共不过五十多户人家,不管是原住户还是后来者都没有送去念书的孩子。
不过前些日子因着漆成安中了秀才之后,村里好几家原住户都送孩子去隔壁村子的章童生家念书识字。
当时几个嫂嫂也曾动过心,只是冷家孩子众多,冷父抱着不能厚此薄彼的态度一个都没去,而且条件也确实不允许。
今日几个小子在村口正好遇见了放堂回来的小虎子几人,没想到被他们一通奚落,还给几个小子背了三字经,这才令他们败兴而归。
冷月失笑,没想到孩子的胜负欲会这么强。
“姑姑,我也想去念书...”冷家安拉着冷月的衣袖,吸着鼻子讷讷开口。
闻言,其余几个孩子纷纷出声。
“我也想去...”
“还有我...”
“哼,要是我去念书,肯定比小虎子他们厉害!”
冷家武握了握拳头,梗着脖子一脸不屑。
冷月静静地听着几个孩子憧憬着念书之事,在心里盘算着进山的计划。
厨房里,张春兰几人听到孩子们的声音,各自在心里计算着送自家孩子去念书的事情。
昨日冷月和离得了三十两银子,几人昨晚就已经和丈夫提过,只是遭到拒绝,还不许在公婆面前提起此事。
可是当初明明就是为着这个小姑子才没有办法让孩子去私塾,如今有了这钱财,怎就不能想了...
不过几人却是心知肚明,哪怕公婆有送孩子念书的打算,也有三十两银子兜底,家中也不可能将几个小子全都送去私塾,试问整个汜水村中,谁家有这么大的家底供这么多个孩子造的。
待到冷有福父子几人从田间回来之时,见着自家媳妇都是愁眉不展各有心事的模样,不明就里,几番询问之下,方才知晓缘由。
饭桌上,冷家人出奇的安静。
冷有福和杜氏相视一眼,叹了一口气。
待众人怀揣心事如同嚼蜡一般吃完饭,冷有福才将几个孩子赶了出去,留下儿子儿媳和冷月在堂屋中。
“都说说吧,憋了这么久了。”
冷青柏和李秋菊坐在一旁默不吭声,现今他们只有一女,眼下倒是不好开口,只是李秋菊看向冷月时眼中闪过些许不易察觉的冷意。
当初若不是为着她家相公科考之事,丈夫不会缺了一条腿,儿子也能好好活着,过几年也能去学堂念书了,现在她却只能坐在一边事不关己,她好不容易压下的怒火在刚刚又被从新点燃。
察觉到李秋菊呼吸有些局促,冷月看向这个对她不太友好的四嫂,见她一脸清冷,便知她心中不忿。
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,看向另外几个嫂子。
大嫂低垂着脑袋手指搓着衣角,二嫂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,本想开口,却在冷青河轻咳一声后闭了嘴,三嫂倒是没有说话,不过扯了扯三哥冷青松的衣袖,却被三哥回瞪了一眼。
屋内一时鸦雀无声,落针可闻。
过了许久,大哥冷青山看了一眼低头垂眸的媳妇,似下定某种决心一般开口:
“爹,娘,家平家安都大了,若真是想要送个孩子去念书,还是让二弟三弟的孩子去吧。”
“大哥...”
冷青河与冷青松同时开口喊了一声,兄弟俩对视一眼,冷青河看着冷有福说道:
“爹,大哥是家中长子,理应让大哥的孩子去!”
“二哥说得对,长幼有序,让大哥家的小子去就成!”
待两人说完,屋中的气氛又陷入诡异的安静之中。
冷有福扫了众人一眼,方才缓缓说道:
“小五的意思是将几个孩子都送去私塾识几个字,束脩就从这三十两银子里出,我和你娘商议过了,小五虽是好意,不过三十两银子顶多也就能供几个孩子念个一年。
公平起见,你们三家各选一个孩子去私塾,其余银子留作买地之用,就以一年为期,到时候哪个孩子能有出息,咱们集全家之力供他继续念,若是都不行就回来种地,到时候你们谁也不能再说什么!”
听完冷有福所言,除了李秋菊,其余几个儿媳都是一脸笑意附和,都觉此法可行。
李秋菊越想越气,想到自家付出最多却什么都没落下,还说什么公平,倒是让小姑子当了好人!
正当几人高兴之余,她倏然起身冷声丢下一句“我先回屋了”,愤恨地看了一眼冷月径自出了堂屋,抱着院外的女儿回了屋子,随后传来重重地关门声。
屋中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声看向冷青柏。
“无事,孩子们念书是大事,你们商议好就行,我没有意见!我回去劝劝她!”
说着冷青柏就起身,拄着拐杖离开了众人视线。
看着夫妻俩前后离去,冷月心中五味杂陈。
同为女人,就算她没有生养过也知四嫂想法,只是眼下有些事即使要做也还不到时候。
“都散了吧...”
几个儿子儿媳在冷有福发话后各自回了屋子。
“小五,娘对不起你,原本这银子是打算给你留着的,现下...”
杜氏满脸愧色拉着冷月的手,不知该如何解释。
冷月如何不知杜氏和冷有福的无奈之举。
这笔银子只要在家中一日,几个嫂子心中就会有自己的想法,时日一长难免离心。
“娘,我都知道,您不用和女儿解释!女儿原就没想过要将这笔银子据为己有,若没有几个哥哥的付出,也不会有这笔银子!”
看着眼前乖巧懂事的女儿,杜氏心里很不是滋味,可是眼下又不能不这么做。
“小五,你是个好的!”
饭前听到杜氏说了些关于冷月的想法,冷有福就觉得眼前的闺女是个懂事的,这才决定将银子作此处理,现下亲耳听到,又见她言辞恳切并无半点违心,倒真真是个好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