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眼火铳,是原时空中明朝嘉靖年间出现的一种威力很大的火器,既可以远距离射击敌人,也可以近战砸击,是一种两用兵器,明朝中后期,军方开始大量装备,属于常用武器。使用铁或粗钢浇注而成。外形为三根竹节状单铳联装,每个铳管外侧都有个小孔。使用时在铳管内添加火药,最后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、碎铁砂等,在小孔处添加引火药,使用时将火绳朝发射孔点燃引火药,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,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。在三眼铳的尾部留有柄座,安装有长度不等的木杆用以握持,防止射手烫伤手部。
在明代因北方地区天气严寒、风沙大不适合使用鸟铳,因此大量装备三眼铳,而南方地区则大量装备了鸟铳。
三眼火铳分为两种类型,一种铳身由三根管子合铸,形成品字形,三个管相互之间各不相通,都有自己的火门,分别点火发射,三管共用一銎,安装一个木柄。另一种铳管是一个整体,里面有三个铳堂,火药室相互连通,点火后三管连射,威力巨大。
但它始终是一种原始的火绳枪,还是具有各种先天缺点,既怕风沙雨雪天气,又有装填太慢,精准度低,必须排成三段击密集队形,还要敌方配合傻乎乎直接冲阵挨打,否则还不如敌方的弓箭抛射,这便依靠平日严格训练,火铳质量好不炸镗,加上友军队友刀盾长枪兵掩护,才能发挥威力。
历史上除了明初神机营这种精锐部队,后来的明军火铳兵屡屡对敌失败,网文有说是巧遇风沙或雨雪天气,也有说友军猪队友未战先逃,失去侧翼掩护,亦有说法是明代中后期朝廷腐败,贪污加上国库空虚,火铳偷工减料,以致常常炸镗,未伤敌先伤己,令明军宁愿舍弃火器优势。
反正这东西,在原时空除了倾尽全国国力打造的边军关宁军,其他地方军是用不上的。也不敢用。
「吴将军,你是老辽东人了。辽东那边的情况究竟怎么样一回事?」
听朝廷的一面之词,还不如听听吴三桂这个当地人的看法。
「当年大明北伐,驱赶了蒙古鞑子,曾经把大元皇帝赶进了朝鲜。」吴三桂似乎不愿在这方面直入主题,一面看着对面王少保的面色,一面假沉思:「记得当时差点便把鞑子皇帝抓了,但那边的天气太差了,严寒下,加上朝鲜人叛乱,我军竟然败了。但大明也成功在辽东成立了奴儿干都司。」
「打进朝鲜抓那个鞑子皇帝?」这个事王小龙知道,他淡淡地道:「这不是那个龙凤大宋朝廷红巾军干的嘛?」
吴三桂心中吓了一跳,眼皮直跳。
这事能提吗?
大明建立后,白莲教和红巾军那些事都变成了禁忌话题了。还好现在已经是大明末年,否则他都要杀人灭口了!
吴三桂目光偷瞧了四周几眼,见自己的家丁兵远远站在四边守住了,才放下心来,小声地说道:「都一样。都是我大汉儿郎嘛!」
王小龙点点头:「继续。」
「本朝太祖多次北伐,洪武二十年,明军迫使元朝太尉、拥兵20万,实力强大的开元王纳哈出投降,我朝开疆拓土东北。太祖北伐后,黑龙江,乌苏里江流域先前依附元朝的部落首领多归降明朝,并请求参照元朝征东元帅府这个旧制进行册封。这个征东元帅府,又称征东招讨司,是元朝控制这里的军事机构,隶属辽阳行省。后来又在女真人生活的地方设立奴儿干都司,羁縻统治女真人的都司。都司下面管理的是羁縻卫所,都司卫所的统治规则通常是:明朝册封当地某些部族首长为部族长官(都督、都指挥、指挥、千百户、都指挥使、镇抚等官,赐给敕书印记,管理当地事务),这些部落长官名义上属于明朝官吏,实际除了表示臣服,偶尔纳贡,基本照旧。创立奴儿干都司统辖各卫所后,早年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,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。奴儿干都司建立后,明朝在此驻军,士兵每两年一换。奴儿干都司驻军多时达3000人,最少也不少于500人,轮番戍守。为了更好的管理此地,本朝还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附近设立了船厂,派官领军制造大船,并在奴儿干都司的辖区内修建了许多驿路,设置驿站,以保证奴儿干都司与京师及各地的联系。奴儿干都司隶属兵部,其鼎盛时期,共有384个卫,24个所、7个地面、7个站、1个寨,通常简称384卫,统领西起斡难河,东至库页岛,北达外兴安岭,南濒日本海,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。
可惜,本朝后来扺挡不住北虏的犯边侵略,先是丢失了朵颜三卫。奴儿干都司也招抚不住东北这些女真诸部,东北部落皆叛,先自称大金国自立,甚至又改名大清,以五行中水克火意思,要克服我朝以火德立国。东虏自此屡次屠杀汉民,又多次犯边,我朝内外交困,与之对战多有失利,一直丢失城镇……」
听来跟原时空历史上的情况差不多。
但本时空朝廷皇帝远在南京,不会直面东虏北鞑的威胁,边军对抗外敌也比较少受到皇帝要求勤王救驾的压力,只有历代燕王在死守北平。
大明的边军也不会被随意挪动入关去与中原流寇作战。
且慢!
王小龙忽然想起了一些事。
「东虏坐大的原因就只有这些?」王小龙疑惑地问道:「高淮乱辽呢?」
「什么高淮乱辽?」吴三桂一片茫然:「谁是高淮啊?没听过这个人啊?是汉人将领吗?还是贼寇?」
「呀……啊?」王小龙一时语塞。
自己可能又搞乱了原时空和这个异时空的历史了。
高淮乱辽一事,在原时空的历史多被网文小说提及,说的是明神宗万历年间辽东军民反抗宦官高淮的凌辱而发生的事件,对明朝在辽东的统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。
此事被认为是皇帝命太监到处强征矿税敛财,导致民心尽失,辽东汉民一度大量投靠女真人,若非后来虏酋野猪皮因缺粮及民族冲突下大量屠杀汉人,令汉人又离心逃亡,辽东几百万汉民完全归附了大金,满清一早便打进关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