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鹤舟在设计圈里早小有名气——大二时拿过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金奖,作品被收录进青年设计师年鉴,连校外的独立工作室都找他约过稿。这次来学校文创店做短期设计,说是“实习”,其实是想见见“老朋友”。店主也想借他的名气推新系列,就应了。
所以店里的店员对他格外上心。他刚在工作台前坐下,店员就泡好了热咖啡递过来:“周哥,昨天你改的银杏草稿,我放展示板C位了,早上有好几个同学问呢。”说话时眼睛里带着点崇拜,“你上次设计的‘老校门’徽章,我都给我高中同学寄了一套,他们说比外面买的文创有灵气多了。”
周鹤舟嗯了声,指尖在数位板上滑动,屏幕上是图书馆的线稿。他今天要把银杏叶和图书馆穹顶结合,做一款立体书签。正调着线条粗细,就听见店员压低声音说:“周哥,你上次说的那个女生来了——就总在图书馆台阶上做题的那个大一学妹。”
他抬眼时,苏青晓刚走到展示板前。她今天穿了件白色外套,怀里抱着本《高数习题集》,手指在他画的银杏草稿上轻轻点了点,像是在琢磨纹路。周鹤舟放下压感笔,起身时,店员已经机灵地迎上去:“同学,这是我们请的周鹤舟设计师画的,就是拿过全国金奖的那个!他设计的东西可抢手了。”
苏青晓惊讶地抬头,正好对上走过来的周鹤舟。他手里还捏着支马克笔,指腹沾了点浅灰色颜料:“觉得哪里不合适?”
“没、没有,”她有点不好意思地摇摇头,“就是觉得银杏叶的纹路……好像比普通的好看。”
“你上次在台阶上做的那道积分题,草稿纸上画的辅助线,跟这叶脉有点像。”周鹤舟突然说。见她愣住,他笑了笑,“那天我在旁边画图书馆,看见你把草稿纸翻来翻去,最后画了道弧线才解出来——跟我现在调的这条叶脉弧度差不多。”
店员在旁边啧啧称奇:“周哥你这观察力也太强了!”
苏青晓的脸有点热。她确实上周卡在那道题上,画了好几条辅助线才开窍。周鹤舟却已经转了话题,指着屏幕上的设计稿:“我们新系列缺个‘体验官’,要能说出真实感受的。你要是愿意,留个联系方式?定稿后送你一套带签名的,算是感谢你给的‘灵感’。”
他说这话时,店员已经递来了便签本,还特意翻到印着他设计logo的那一页:“学妹快留!周哥的签名版,外面都求不到呢。”
苏青晓接过笔时,看见周鹤舟又低头看向数位板,指尖在银杏叶的弧度上微调了下——那道弧线,确实像极了她上次画的辅助线。
……
苏青晓通过好友申请后,没立刻发消息。晚上在宿舍拆开文创店送的徽章,指尖摸到背面的“Z”字刻痕时,手机又震了下——是周鹤舟发来的图片:一张银杏书签的设计定稿图,叶尖有个小小的缺口。
她盯着那个缺口看了两秒,忽然想起上周在图书馆后墙捡的那片叶子。当时她蹲在地上翻落叶,有片叶子叶尖缺了块,像被虫咬过,她拿在手里转了半圈才放下。此刻屏幕上的缺口,连缺角的弧度都和记忆里的一模一样。
“怎么这么眼熟?”她对着图片小声嘀咕,指尖在屏幕上点了点那个缺口。
而此刻的文创店已经关了门。周鹤舟坐在空荡的工作台前,草稿本摊开着,里面夹着片真的银杏叶——正是他上周从图书馆后墙捡的,苏青晓看过的那片。他刚把这片叶子放在扫描仪上,屏幕里的叶片轮廓和设计稿上的图案完美重合。
他指尖在键盘上敲了敲,给苏青晓发了条消息:“明天打样,这个缺口会不会太明显?”发送前,他又把设计稿调出来看了眼——其实这个缺口他改了五次,每次都拿出那片真叶子比对,直到确认和她当时盯着看的角度完全一致。
他知道苏青晓肯定会觉得眼熟。就像高中时,他把她夸过的野花画成笔记本封面,她拿到时也是这样,先愣一下,再小声说“好像在哪见过”。他从没想过要直接说破,比起“我记得你看过的叶子”,他更愿意让这些细节自己说话——就像现在,让那片缺口叶从地上的落叶,变成她手机里的设计图,变成之后会被她夹在书里的书签。
窗外的路灯照进来,落在草稿本的叶片上。周鹤舟合上本子时,指尖在封面上敲了敲,像在跟那片叶子说:“这下,她该能认出你了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