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溪城,地处大梁朝东南腹地,扼守“云梦大泽”入“沧澜江”水陆要冲。
沧澜江如巨龙蜿蜒,滋养两岸沃土,更将帝国南北血脉相连。
南溪城凭此地利,商贾云集,货通南北,虽非帝都“宸京”那般天子脚下,却也是东南数一数二的繁华富庶之地,素有“小宸京”之称。正因如此,此地动向,亦牵动着宸京深宫的目光。
“浪味香”在南溪城的根基已稳如磐石。余昭数着钱匣,心思却早已飞出南溪,顺着沧澜江的波涛,望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后院里开起了战略会议,余昭一脚踩在磨盘上,手里挥舞着新绘的“商业星图一张巨大的、标注着沧澜江沿岸主要州府城邑的牛皮地图,“咱们的‘浪味香’,不能只做南溪的‘地头蛇’!要当大梁的‘过江龙’!让卤香顺着沧澜江,飘遍九州!”
她抛出酝酿已久的“星火燎原加盟策”:
核心圈:南溪深耕。继续巩固三家直营店,作为“黄埔军校”,培养骨干,研发新品。
辐射圈:沿江拓点。首选沧澜江中游重镇——临川府(水陆枢纽)、江陵城(鱼米之乡)、云泽渡(大泽门户)。招募当地有信誉、有经验的食铺老板,成为首批“府级加盟商”!
帮扶策:授渔为王。加盟费象征性收取,重在考核人品信誉和经营能力。
“秘卤金囊”:核心卤汁浓缩基底,由余昭亲自熬制,密封配送,保证“浪味香”灵魂不散!
“庖厨特训”:老王师傅巡回指导,月儿传授服务精髓,余大树、柱子、小树分享实战经验!
“钱粮援手”:对确有困难的潜力加盟商,提供低息或无息启动借款,助其站稳脚跟!
远景图:九州飘香。待沿江据点稳固,再图辐射内陆州府,最终让“浪味香”的旗帜插遍大梁!
“这叫啥?”余昭目光灼灼,“这叫‘灶台连九州,卤香暖万家’!咱们帮人把日子过好,把招牌做亮!大家伙儿说,干不干?”
群情激昂!老王师傅激动得直搓手:“掌柜的!这是要开宗立派啊!”
柱子小树嗷嗷叫:“干!必须干!让全大梁都知道咱‘浪味香’!”
消息如同插上翅膀,飞入宸京。
二皇子李世明闻讯直抵南溪!他未着华服,一身便于行动的玄色劲装,风尘仆仆,却难掩眼中激赏。
“余老板!”他大步踏入香粉巷总店,声音洪亮,带着由衷的赞叹,“好一个‘灶台连九州,卤香暖万家’!此策非但惠商利民,更能提振地方生计,凝聚市井民心!此乃经世济民之良策!本王…不,李世明佩服!”
他目光炯炯,看着余昭,“若有所需,船运、官道文书、地方引荐…本王定当全力相助!此等善举,当得朝廷嘉许!”
余昭心头一震!二皇子这次是动了真格!这份支持,远超之前的“关照”,是真正认可了她的理念和格局!她郑重行礼:“谢殿下!余昭定不负殿下信任,将这‘星火’燃遍大梁!”
几乎在李世明抵达南溪的同时,东宫书房。
太子李世成听着心腹密报,脸色阴沉如水。密报详述了李世明对余昭“星火燎原”策的盛赞,以及其承诺的“全力相助”。
“灶台连九州?卤香暖万家?”李世成冷笑,指尖捏着密报,青筋微露,“好大的口气!好高的调子!老二这是要借一个卤味铺子,把手伸进我大梁各州府的钱袋子和民心吗?!”
侍立一旁的四皇子李世吉,依旧一身素雅青衫,闻言轻叹一声,声音温润却字字诛心:“二哥心系黎庶,令人感佩。只是这余昭一介商女,竟能得二哥如此倾力扶持,甚至不惜动用亲卫,二哥待她,超乎寻常啊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清澈无辜,“大哥,您说这遍布各州府的‘浪味香’加盟店,日后会不会变成二哥的‘钱粮转运司’?或是遍布天下的‘耳目驿站’?民心所向,最是难测啊…”
李世成瞳孔骤缩!老四的话,像淬毒的针,精准刺入他最深的忌惮!老二对那余昭的“看重”,早已超出对一个商人的兴趣!这“星火燎原”,烧的恐怕不只是卤锅!
香粉巷总店账房,灯火常明。
柳青源将“星火燎原”的加盟账目框架梳理得清晰明了,确保每一笔“钱粮援手”的去向都可追溯。打烊后,他并未休息。油灯下,摊开的已不再是账册,而是《五经正义》、《策论精要》、《宸京邸报》。
科举!这个深埋心底的种子,在“浪味香”的安稳与余昭日益开阔的格局中,破土而出,愈发茁壮。这不仅是为圆父母遗愿,更是为了有朝一日,能真正站在更高的地方,守护他想守护的一切,包括那个灶火边光芒万丈的身影。
他托人从宸京抄录了近年殿试的策论题目和优秀答卷,细细研读。指尖划过“漕运利弊”、“农商并重”、“边贸安民”等议题,心中激荡。这些宏大的命题,竟与余昭那“灶台连九州”的朴素理想隐隐呼应!
余昭深夜巡店,见账房灯还亮着,便端了一碗新卤的“状元及第粥”进去,用莲子、桂圆、红枣、精米,配以秘制卤汁熬成,咸鲜回甘。
“柳相公,别熬坏了眼睛。”她将粥放在桌角,目光扫过他案头堆积的书卷和抄录的邸报,“看这些是想考漕运司?还是户部?”
柳青源放下笔,温声道:“尚未想定。只觉书中经纬,或能解天下之忧,亦能护一方灶火。”他看向余昭,灯火映着他清亮的眸子,“阿昭这‘星火燎原’之志,令青源深感书生亦当有担当。”
余昭心头一暖,笑道:“好!柳相公志在青云!我‘浪味香’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!等你金榜题名,我就在宸京最热闹的地界,开一家最大的‘浪味香’,给你当贺礼!”
柳青源耳根微热,看着余昭明亮的笑颜,心中那点寒窗苦读的孤寂,被这碗热粥和她的笑语驱散殆尽,只剩下沉甸甸的暖意与更坚定的决心。